AppleWatch智能手表


前言

Hello大家好这里是捌月玖日未央,很高兴这么快又和大家再次见面了,今天我们要来聊的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苹果表,Apple Watch,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款下至2588人民币,上则126800人民币的新玩意儿,看看它是否能够重新定义智能手表,甚至是打破传统手表行业呢?


AppleWatch智能手表


外观

讲Apple Watch外观之前呢我们得先从包装说起,Sport版本,普通版本和Edition版本的包装就有很大的不同,Sport版本是这种长条型的设计,类似于普通Swatch手表的包装,但同普通版本和Edition版本一样,内层都有绒毛材质,可以将手表温柔的呵护起来,而普通版本和Edition版本都是这种方盒的设计,更接近于偏高档类型手表的包装盒,当然Edition版本的包装盒从材质和功能性方面也都比前两者要豪华很多,并且普通版本的无线充电器是金属的,而Sport版本的则是塑料材质,所以我们从包装设计和材质的不同就能看出,苹果是想将这三个系列划分出明显的阶层感,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嘛,你总不能让土豪花十二万买来的手表包装盒和花两千买来的手表包装盒是一样一样的,你说对不对。外观方面我么就着重来讲讲介于Sport和Edition之间的普通版本,那么方形手表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不过可能大部分人包括未央自己还是更能接受圆形表盘一些,但是当你看到Apple Watch之后,你就会打消这个念头,因为不管是设计,做工还是质感,它都甩我们公认目前最好看的Moto 360好几条街,比如手表背面传感器部分的工艺处理,Moto 360是塑料的,而普通版Apple Watch是陶瓷的,再比如同为皮质表带,Moto 360的质感赶Apple Watch实在是差太远了,虽然可能我们潜意识里还不太能够接受方形的表盘,但Apple Watch一定会动摇你哪怕一丝的传统观念,那么作为第一代产品来说也就足够了。Apple Watch有太多表带的选择和搭配,那么我试过的经典扣式皮质表带和不锈钢表带几乎接近传统手表的佩戴感受,而运动型表带和米兰尼斯表带就稍微有些不同,我个人觉得运动型表带佩戴的方式和佩戴上的感受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好,但米兰尼斯表带就给了我不少的惊喜,首先它的做工和你能在橱窗里看到的首饰品一样精细,而且由于它是无极调节,这样你能很轻松找到适合你手腕的大小,并且你完全不用担心它不牢固,只要你听见末端的强力磁铁吸附在表戴上后,任凭你怎么使劲的甩手腕,他都不会丝毫松动,而很多朋友担心会不会夹毛的问题,因人而异,像我戴着就不会,但我的同学戴着就会夹毛,所以如果你真的特别喜欢米兰尼斯表带,建议你最好去苹果零售店试戴体验一下比较保险。Apple Watch背面有一圈极其精细的的刻字让它与传统手表非常接近,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锈钢材质和抛光处理都让它看起来闪闪发光,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如果机身稍微有一些细小的伤痕,也就特别容易影响观感。几天使用下来,我采用和平时完全相同的戴表习惯,并没有刻意的去保护它,目前来说它还几乎没有一丝刮痕,大家看到很多视频里说Apple Watch开箱后没多久就伤痕累累,我想那大概是因为他们为了拍出好看的视频,不断将Apple Watch与桌面进行正面接触所导致的,那么如果你是一个买表戴在手上的普通用户,大可不必担心它的耐磨程度。关于设计,和以往苹果追求的极简风格不同,Apple Watch这么小的表身居然就搭载了两个实体按键,这可能会让用户感到疑惑,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在系统的层面里来分析一下它的必要性。


AppleWatch智能手表


系统

想必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作为一块智能手表,Apple Watch到底够不够智能,那么我们就从苹果所宣传Apple Watch核心的三个部分,时间,交流和运动来看看它在我们生活中到底能不能帮到我们,或者是改善我们的生活。首先我们来讲讲手表最基础的功能,时间。Apple Watch为用户提供了多达10款风格迥异的表盘,比如这款实用的简约风格,你可以对表盘上刻度的多少自定义,能让它完整的显示所有的刻度以及数字,或者直接取消掉所有的表盘的刻度,只剩下指针,你还可以调节秒针的颜色,又或者是在表盘的四角添加更多的信息,比如天气,健身活动圆环和对海外党非有用的世界时钟,这样,在你看时间的同时就能快速的了解到其他有用的信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点击图标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的App了,非常方便。除了最基本的简约风格表盘,还有一些注重视觉享受的表盘,每次在你抬起手腕看时间是,蝴蝶会慢慢煽动它的翅膀,花会有条不紊的绽放,水母就会有节奏的游动,看起来非常的美,这背后也归功于苹果的设计团队,我们所能看到的动画并不是用电脑渲染出来的,而全是真实拍摄出来的,这也可以看出苹果对细节一丝不苟的态度。像其他还有米老鼠表盘和可以查看月球表面甚至银河系排布的表盘,让你在看时间的同时也变得更有乐趣,所以,对于表盘的设计,是值得肯定的,虽然目前它还不支持第三方,但正因为这一点,我们能体验到的功能更统一,并且也不单一。在表盘界面向上滑就会调出Glances界面,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一些自带应用的快捷视图,比如健身活动圆环和天气,你也可以在这里控制正在播放的音乐等等,当然一些第三方软件也支持Glances快捷试图,比如你可以在这里查看Omnifocus的待办事项,或者是你在携程上购买的机票信息等等,Glances的初衷就是要让用户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有用的信息。如果在表盘界面里出现这个红点,就代表你有错过的通知未查看,向下滑就会调出通知栏,你可以一一对其进行查看,或者是一一删除他们,当然你也可以用力按压屏幕来清除所有通知,为了避免你的Apple Watch无时无刻都在推送通知而震动,我建议大家还是在iPhone的Apple Watch应用里酌情关掉一些没有必要的通知提醒,比如微博的通知比较多,而且优先级没有那么高,就可以将它关闭掉。交流是Apple Watch里最重要的功能,这里面包括你与其他人和你与其他外界事物的沟通,比如你可以用Apple Watch打电话发短信,当你收到短信的时候,你会听到叮的一声,随后你会感觉到手腕上有轻微的震动,这种震动并不是说普通马达工作时那种干瘪的感觉,而是好像有人在轻触你的手腕,非常有弹性,你不要觉得我在夸大其词,有机会自己去苹果零售店试试就能体会到这种奇妙的感受了。这个时候你抬起手腕便可以看到别人发来的短信,你可以选择用表情来回复,在Apple Watch里不仅有iPhone上的普通表情,还有特殊的脸,心和手势这三大类别,通过转动Digtal Crown就可以调节出不同的动态表情,或者你可以点击右边的麦克风按钮来进行语音回复,输入后的语音可以直接发出或者是转换成文字,在这几天的使用中,我发过上百条短信,个人觉得语音输入识别率还是挺高的。还有一点就是Apple Watch接受通知的机制是如果你正在使用iPhone,这个时候有短信或者是微信等等发送过来,Apple Watch是不会振动的,当你没有使用iPhone的时候,它才会振动提醒你有新消息,所以就不会出现你在使用iPhone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你的手机在震动,你的Apple Watch也再震动这种尴尬的事情,非常人性化。当有电话进来时,Apple Watch也会连续轻微震动来提醒你,这个时候你可以直接在手表上进行接听,这几天使用下来,Apple Watch本身的通话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扬声器声音不够大,如果是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打电话,你交流起来没有问题非常轻松,但是如果环境稍微有些嘈杂,比如走在大街上,你就会很难听清楚对方在讲什么了,所以Apple Watch电话功能目前的局限性还是表较大的。从Digtal Touch这里可以看出,因为交流是Apple Watch里最要的功能,所以苹果单独为它设计了一个侧边按钮来快速调出常用的12个联系人,你可以在iPhone的Apple Watch应用里对其进行添加。所以虽然多了一个实体按键不是苹果的简约风格,但它还是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性。除了Digtal Touch,短信和电话,很多第三方社交软件也率先支持了Apple Watch的适配,比如微博和微信。现在Apple Watch版本的微博只能看到你每天走的步数和消耗的热量,还能看到你微博好友运动情况的排行榜,并且用力按压屏幕还可以将你的成绩分享到微博。如果你在iPhone的Apple Watch应用里开启微薄的通知,那么当有人转发或者评论你时,Apple Watch就会震动提醒你,并且可以对其回复6给表情,但目前Apple Watch版本的微博还不支持查看时间线和发新微博。相对于微博来说,Apple Watch版本的微信完成度就要高很多,不仅支持消息提醒和回复,可以选择联系人发起新的对话,还可以发送一些猥琐的表情,甚至你可以在上面刷朋友圈,但问题在于虽然你可以用语音输入,但它不能以音频的方式发送给对方,只能转换成文字后再发送,而且如果对方给你发送语音消息,你在Apple Watch里也是听不到的,它会提示你使用iPhone来查看,朋友圈里可以赞和评论,但是不能发送新的朋友圈,关键最致命的问题是它用起来太卡了,当然不只是微信,现在的第三方应用在Apple Watch上普遍都卡到飞起,如果说系统自带应用有些开启可能会稍微有些慢,我们还能够接受,但现在的第三方应用60%基本已经达到我觉得不能够使用的程度了,所以第三方软件开发者还是好好做好用户体验后再上传到到App Store吧,不要急了一时,毁了一世。当然,并不是所有第三方软件都是不可用的,一些像优酷这类视频网站也对Apple Watch进行了适配,你可以在上面查看有哪些热播的视频或者是美剧,也可以选择某个视频进行收藏或者缓存等等。还有待办事项应用也特别适合在Apple Watch上操作,比如我们常见的Omnifocus,Things和Due,Due在这三个里面体验是最佳的,因为它一般记录的都是不连续单个需要提醒的动作,所以我们只需要打开App,点击添加新事件,直接语音输入提醒你什么时候干什么,它就会自动识别时间和事件,到点儿后你会听到提示音,感受到震动,非常人性化。不只是待办事项好用,像Uber这类软件在Apple Watch上的体验也非常好。可以看到要使用Apple Pay必须要双击侧边按钮才能使银行卡处于支付状态,这样就能避免手表也许不小心接触到支付感应区所导致的错误支付,这也是侧边按钮存在的必要原因之一。因为Apple Watch上没有Touch ID,那么苹果是怎么保证在Apple Watch上使用Apple Pay的安全性呢,在你每次戴上Apple Watch的时候都要输入你起先设置好的密码,如果你取下Apple Watch,背面的传感器感受到与肌肤断开接触后,你就要再次输入密码才能解锁Apple Watch,所以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人偷走了你的Apple Watch使用Apple Pay来购买东西,他不知道你的密码也无济于事。这么看来,Apple Watch上的Apple Pay体验不仅安全,而且比使用iPhone更方便,虽然现在还仅限在美国地区使用,不过照现在苹果这样抱大腿的速度,相信很快,大家就可以在我大天朝享受到这个真正能改变我们生活的功能了。


AppleWatch智能手表


续航

续航的好坏也是衡量一块智能手表是否可用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像Moto 360那样连接上手机后,只能用个半天左右,那真的是糟糕透顶了。关于Apple Watch的续航,我并没有专门的去精准测量每个项目的耗电情况,但从我这一个星期的使用情况来看,它非常的优秀。我每天大概8点到11点左右出门,晚上大概7点到10点左右回家,期间每天基本上有使用Apple Watch打过几个电话,发过上百条短信,发过上百个Digtal Touch,用Apple Pay购物数次,用Uber打的至少一次,以及设置提醒事项等等等等,每次回家后,Apple Watch的剩余电量均维持在20%-35%左右。在剩余电量10%的时候,它会提醒你切换到省电模式,这个时候就只能查看时间了,在省电模式下Apple Watch还能坚持72小时,所以如果你真的把它玩到快没电了,也能保证两天的时间里能用它来看查看时间。


AppleWatch智能手表


总结

Apple Watch作为第一代产品来说,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些比较糟糕的第三方软件和系统较慢的反应速度是最大的两个软肋,而大家一直担心的续航反而表现的非常好,虽然Apple Watch不是刚性需求的产品,但是当我戴着它使了一个星期后,它已经完全融入进了我的生活,我可以几乎不漏掉一个重要的信息,我可以用它与朋友发送有趣的涂鸦或者是传送心条,我可以用它直接打Uber,我可以用它来买星巴克,我还可以使用Apple Pay很方便的在超市里购买东西,它还能督促一个几乎不运动的我什么时候该起来站一站,走一走,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东西其实已经悄悄的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这是在我没使用Apple Watch之前,或者是使用Moto 360之后感受不到的,虽然它现在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足以让我们期待它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有趣并且使用的功能。


AppleWatch智能手表

    文章评分
    0.0
    玩法创意 (产品体验有场景,玩法创意十足)
    1 2 3 4 5
    请打分
    专业水平 (多维度覆盖评测点,有专业深度)
    1 2 3 4 5
    请打分
    视频质量 (有制作精良的体验视频)
    1 2 3 4 5
    请打分
    图文质量 (文章有条理不生涩,图片清晰美观)
    1 2 3 4 5
    请打分
    提交评分
    相关文章
    点评 (0)
      • 赞一下
      • 收藏

      文章评分

      0 0人评过
      玩法创意
      专业水平
      视频质量
      图文质量

      购买商品

      • Apple Watch 智能手表
        Apple Watch 智能手表
        官网
        ¥ 2288 购买

      扫码下载极果App

      关注我们